《免疫相关性细胞的形态观察》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3023002006
课程名称: 免疫相关性细胞的形态观察
课程英文名称: Morphologic observation on immune-associated cells
学分学时:1学分,共30学时,30实验学时
开课单位:动科动医学院
主讲教师:宋卉
面向专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生命科学专业
课程归属: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所属模块:创新创业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具体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增加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兴趣。
课程目标2:利用查阅文献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染色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技巧、显微摄影技术和图像分析系统的应用等,学会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本实验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相关思政元素的挖掘,如讲到实验设计要点时,首先针对为什么开展本实验、实验的目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等环节如何进行设计进行讲解,并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实验,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最终设计小组的方案与其他小组使用的老师提供的方案进行结果比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研素养;讲到不同细胞的结构特点时,结合细胞是生命的起源,结构决定功能,通过镜下各细胞显微结构的观察,体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讲到切片制作过程,涉及动物取材,会讲解如何正确抓取动物、动物的处死方式等内容,通过图片展示,互动等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动物福利;实验过程较长时,需要等候时间,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通过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文献等方式来体现如何提高效率;实验结束后要打扫实验室环境、处理实验动物、清洁操作台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文字讲解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实验垃圾的危害,并做到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结合点1:实验设计过程与科研思维能力、科研素养培养结合
结合点2:细胞结构与生命起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等结合
结合点3:切片制作过程与动物福利及珍爱生命结合
结合点4:脱水和染色方法等方面与提高效率结合
结合点5:实验垃圾的危害与垃圾分类结合
四、课程内容
实验名称 |
参考学时 |
教学内容 |
学习要求 |
对应课程目标 |
实验一 |
6 |
不同动物血涂片的制作及观察 |
掌握哺乳动物和家禽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区别; 了解血涂片的制作过程。 |
目标1和目标2 |
实验二 |
8 |
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分离 |
掌握B淋巴细胞的形态特点; 了解脾淋巴细胞的分离过程。 |
目标1和目标2 |
实验三 |
8 |
不同器官内肥大细胞的制作和观察 |
掌握肥大细胞的形态特征; 了解肥大细胞的制作过程。 |
目标1和目标2 |
实验四 |
8 |
巨噬细胞吞噬过程的制作及观察 |
掌握巨噬细胞的吞噬过程; 了解巨噬细胞的制作过程。 |
目标1和目标2 |
五、课外学时分配
章节名称 |
参考学时 |
内容 |
教学要求 |
对应课程目标 |
1 |
2 |
相关实验方法原理 |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本实验的相关原理 |
目标2 |
2 |
2 |
显微镜的使用 |
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及正确使用方法 |
目标2 |
3 |
2 |
数码互动教学系统的使用 |
掌握数码互动教学系统的使用方法 |
目标2 |
六、课程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一)课程成绩构成
课程目标 |
考核内容 |
考核方式1 |
考核方式2 |
权重% |
占比% |
占比% |
课程目标1 |
切片制作、显微镜下细胞的观察和分析 |
40% |
60% |
|
考核方式占总成绩比例 |
40% |
60% |
100% |
(二)评分标准
考核方式1评分标准:制片技术
主要考核学生对不同玻片制作方法,包括肠系膜铺片、血涂片、石蜡切片等制片技术的掌握;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按其占总评成绩中的分值比例折算后作为本环节的最终成绩。
考核方式2评分标准:实验报告
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实验取材、样品固定保存方法、组织切片制作技术、染色技术、显微摄影及图像分析技术;显微镜操作、细胞微观结构的观察。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按其占总评成绩中的分值比例折算后作为本环节的最终成绩。
大纲撰写人:宋卉
大纲审核人: 刘华珍
修订时间: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