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
相关链接
校内链接

其他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验教学 >> 实验大纲

《动物传染病的病例复制与诊断技术》教学大纲

来源: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3-07-13

《动物传染病的病例复制与诊断技术》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3023002011

课程名称:动物传染病的病例复制与诊断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Artificial Infection and Diagnosis of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

学分学时:1学分,共30学时,含30实验学时

开课单位:动物医学院

主讲教师:黎璐

面向专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生物技术等

课程归属: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所属模块:创新创业

教材信息:主教材、辅助教材、主要参考文献等(教材含: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等信息,文献含:文献名、作者、刊物名、年份期数、页码等信息)。

先修课程:动物解剖学(30230091043学分),动物组织胚胎学(30230093502学分),动物生理学(30230091013学分),兽医病理生理学(30230092602学分),兽医病理解剖学(30230092543学分),兽医微生物学(30230092523学分)、兽医免疫学(30230092562学分)。

二、课程目标

“动物传染病的病例复制与诊断技术”是一门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课程,面向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和应用生物技术的本科生开放。课程实践内容涵盖了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动物传染病学等多门兽医学领域课程相关知识。通过实验项目的规划、完成和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专业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独立从事动物传染病相关工作的技能,并学习基本的科学研究规范和思路。

课程目标1:使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完成动物细菌性病原的纯培养、常规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课程目标2: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动物传染病的一般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剖检的方法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

课程目标3: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病料的采集、保存和病原的分离鉴定,能够熟练操作动物细菌性疾病诊断相关的仪器设备;

课程目标4:使学生具备独立查阅资料、设计实验、综合分析动物传染病发病特征并做出诊断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结合点1:当前人畜共患传染病肆虐,给全球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加强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及生物方向专业人才及其他专业学生对动物疫病流行和发病规律的科学理解,正确认识动物疫病的诊断和防控方法,并可衍申至对人畜共患传染病及人类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认识。

结合点2:高水平的疫病诊断技术是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本课程的实践环节有利于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及生物方向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能够做到疫病诊断方面的技术科普。同时引导学生们关注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促进其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感性认知。

结合点3:目前我国在诊断技术与高端仪器设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本课程通过实践环节中专业技术的训练和手段的学习,引导和激发同学们的科研兴趣,激励其有志于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


四、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和支撑矩阵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及其支撑强度系数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支撑

强度

毕业要求4

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及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够系统分析和研究动物疾病及人兽共患病诊疗与防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障等复杂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或解决方案。

H

毕业要求5

具有审辨思维能力,能够从多维度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提出独立性的见解或应对措施。

H

毕业要求6

具有创新-创造-创业意识,能够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融入工作实践。

H

毕业要求7

具有较强的交流协作能力,能够与国内外同行、动物主人、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H

毕业要求8

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信息处理、科学研究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我,适应国家、行业和社会需要,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和自我价值最大化。




H

五、课程内容

章节名称

参考学时

教学内容

学习要求

对应课程目标

第一章 病原菌的纯培养

4

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细菌的;

复苏和传代培养;

掌握细菌的培养方法、相关试剂的配制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

课程目标1

第二章 病原菌的鉴定

6

细菌的生长曲线测定;

病原菌的PCR检测;

动物血清抗体的ELISA检测;

掌握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的检测方法,掌握细菌的常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课程目标1

第三章 病原菌的人工感染

8

制备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或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菌液;

对感染细菌的数量进行活菌计数;

人工感染,观察记录感染猪的临床表现;

掌握细菌的计数方法及对实验动物的人工感染方法

课程目标2

第四章 猪病剖检及综合分析

6

对发病猪进行采血和现场剖检;

进行病理分析和疾病初步诊断;

采集病料。

掌握病猪的临床剖检方法,疾病的诊断方法和综合分析。

课程目标34

第五章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8

病料的处理;

病原的分离和纯化培养;

病原的PCR鉴定;

动物血清抗体的ELISA检测。

运用细菌的分离鉴定方法、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诊疾病。

课程目标34

注:按章节顺序编写,列出课程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对应课程目标可填写大纲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相应序号。


六、课外学时分配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1:使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完成动物细菌性病原的纯培养、常规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课程目标2: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动物传染病的一般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剖检的方法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

课程目标3: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病料的采集、保存和病原的分离鉴定,能够熟练操作动物细菌性疾病诊断相关的仪器设备;

课程目标4:使学生具备独立查阅资料、设计实验、综合分析动物传染病发病特征并做出诊断的实践能力。

(一)课程成绩构成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实验报告

权重%

占比%

占比%

占比%

课程目标1

病原的纯培养与鉴定

10%

10%

10%

10%

课程目标2

临床感染、初步诊断和剖检

40%

40%

40%

40%

课程目标3

病料的采集与病原分离鉴定

30%

30%

30%

30%

课程目标4

综合分析

20%

20%

20%

20%

考核方式占总成绩比例

25%

50%

25%

100%

(二)评分标准

实验设计评分标准: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讨论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汇报展示,根据其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完整性以及参照病猪剖检和病料采集的标准化流程进行评估;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对实际操作中涉及到的操作技术如无菌操作、解剖和病料采集流程、病原分离鉴定等进行打分。

实验报告评分标准:考察学生对病例复制感染过程中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对动物传染病发病特征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的实践能力。





大纲撰写人:黎璐

大纲审核人:周锐

修订时间:20224



上一篇:《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下一篇:《针灸及照射对机体的调理作用》教学大纲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医学院©版权所有 主办: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医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027-87281185  电子邮箱:myshyjx@mail.hzau.edu.cn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 邮编: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