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动物中毒毒物分析与检验技术》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3023002023
课程名称:常见动物中毒毒物分析与检验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Analysis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common animal poisons
学分学时:1学分,共30学时,含30实验学时或实践学时
开课单位:动科动医学院兽药科学系
主讲教师:程古月、王旭、瞿玮
面向专业:全校各个专业
课程归属: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所属模块:创新创业
教材信息:
1、主教材
黄启斌等著,毒剂毒物分析与检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
2、辅助教材
路浩主编,动物中毒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李宁、马良编,食品毒理学 (第3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1
齐德生著,饲料毒物学附毒物分析(第2版),科学出版社,2018
沈建忠主编,动物毒理学(第2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李波、袁伯俊、廖明阳著,药物毒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刘良著,法医毒理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网站:Pubmed、Elsevier、Science Direct、Springer、中国期刊网、维普、万方中文数据库。
毒理学期刊:《生态毒理学报》、《法医毒物分析》、《动物毒物学》、《食品和化学毒物质》、《药物分析杂志》等毒理学和分析化学类核心期刊。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目标
动物毒物学是从现代毒理学和兽医学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对食品卫生安全、动物生产、动物进出口检疫均具有着重要意义。
本课程以重金属、亚硝酸盐、兽用抗菌药、真菌毒素等常见动物中毒毒物为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设计实验方案以及教师课堂讲授和实验,培养学生对毒物的正确认识,了解动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中毒病的常用诊断技术,熟悉毒物分析的常用检测方法,了解毒物分析中新的检测技术的发展动态。
本项目涵盖了兽医药理学、兽医毒理学、病理学、分析化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项目的系统性、综合性及创新性较强,对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课程目标1:了解动物毒物学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热点。
课程目标2:掌握毒物的基本概念、来源、性质和危害,了解中毒发生的原因、种类和解救措施。
课程目标3:了解动物毒物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常见的动物中毒毒物分析和检验技术。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结合点1:讲“动物中毒”时,向学生传输“同一个健康”的理念, 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
结合点2:讲“实验设计”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让学生认识到毒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四、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和支撑矩阵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及其支撑强度系数 |
课程目标1 |
课程目标2 |
课程目标3 |
支撑 强度 |
毕业要求1 |
1.2具有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
|
|
M |
毕业要求8 |
8.1具备国际化视野,关注全球动物健康、动物福利、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安全等重大问题; |
√ |
|
|
M |
毕业要求9 |
9.1能够有效地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够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信息处理、科学研究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不断更新、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和体系 |
|
√ |
√ |
M |
五、课程内容
章节名称 |
参考学时 |
教学内容 |
学习要求 |
对应课程目标 |
课程介绍和开题 |
6 |
1. 课程介绍及分组 2. 开题报告分组讨论 3. 综述汇报 4. 实验设计汇报 |
1. 了解动物毒物学的重要性、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 |
课程目标1、2 |
实验一 小鼠铜中毒及饲料中铜和硒的定性检验 |
6 |
1.小鼠急性铜中毒观察 2.饲料中铜的定性检验 3.饲料中硒的定性检验 |
1. 掌握小鼠铜中毒的观察方法。 2. 理解铜、硒常用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3. 掌握饲料中铜、硒的定性检验方法及结果判定的原则。 |
课程目标2、3 |
实验二 家兔亚硝酸盐中毒、解救与检验 |
6 |
1. 家兔亚硝酸盐中毒观察 2. 亚甲蓝对家兔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救 3. 家兔血液及饲料中亚硝酸盐的检测 |
1. 观察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表现及亚甲兰的解毒效果,了解中毒与解毒原理。 2. 掌握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
课程目标2、3 |
实验三 家兔磺胺类药物血药浓度测定和毒性观察 |
6 |
1. 家兔磺胺嘧啶钠给药及采血 2. 家兔磺胺嘧啶钠中毒毒性观察 3. HPLC测定家兔磺胺嘧啶钠血药浓度 |
1. 观察磺胺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了解中毒原理。 2. 掌握磺胺药物的检测方法 |
课程目标2、3 |
实验四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
6 |
1. 饲料样品前处理 2. ELISA检测黄曲霉毒素B1 3. 结题汇报 |
1. 掌握ELISA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原理和方法 |
课程目标2、3 |
注:按章节顺序编写,列出课程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对应课程目标可填写大纲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相应序号。
六、课外学时分配
无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一)课程成绩构成
课程目标 |
考核内容 |
考核方式1 |
考核方式2 |
权重% |
占比% |
占比% |
课程目标1 |
平时表现和结题报告 |
20 |
10 |
30 |
课程目标2 |
平时表现和结题报告 |
20 |
10 |
30 |
课程目标3 |
平时表现和结题报告 |
10 |
30 |
40 |
考核方式占总成绩比例 |
50 |
50 |
100% |
(二)评分标准
考核方式1评分标准:平时表现(占课程总成绩的50%)
平时表现包括开题报告、考勤和课堂表现。
其中,开题报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包括综述汇报(占平时表现成绩的50%,总成绩的25%)和实验设计汇报(占平时表现成绩的50%,总成绩的25%),主要考核学生文献查阅、实验设计和分工合作能力。每缺勤一次在平时表现成绩中扣10分,缺勤超过3次无成绩。课堂表现优秀在平时表现成绩中适当加分。
考核方式2评分标准:结题报告(占课程总成绩的50%)
结题报告包括小组结题汇报(占结题报告成绩的20%,总成绩的10%)和个人撰写的实验报告(占结题报告成绩的80%,总成绩的40%),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步骤的条理性、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实验数据处理分析正确与否。实验报告格式要求参考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格式。
大纲撰写人:程古月
大纲审核人:彭大鹏
修订时间:2022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