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3023002012
课程名称: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 Detection Technique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Animal Food
学分学时:1.0学分,共30学时,30实验学时
开课单位:动科动医
主讲教师:陈冬梅
面向专业:全校
课程归属: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所属模块:创新创业
教材信息:
王世平主编.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第2版.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01
庞国芳等著.兽药多组分残留分析技术.科学出版社,2016.3
朱坚,汪国全,陈正夫等. 食品中危害残留物的现代分析技术. 第一版.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目标
兽药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畜产品质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兽药的不合理使用极易造成动物性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这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而且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也造成极大危害。随着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由需求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已逐渐成为国内外食品安全关注的焦点。
本课程拟选择畜禽养殖中常用兽药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兽药的理化性质以及动物体内代谢特点,建立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本课程的开展,是对动科、动医、动植检和食科等专业的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检验,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及交流研讨等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项目的开展密切结合世界各国对食品中兽药残留监控的需要,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系统掌握食品中兽药残留分析研究方法,了解兽药残留检测标准以及操作规范,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1:理解食品残留的概念,提高对食品安全性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
课程目标2:掌握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提取分离技术及检测技的原理及应用。
课程目标3:了解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概述课程教学设计中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资源、教学组织等。列出课程思政元素与相关章节教学设计的结合点。
结合点1:讲述“全球食品安全形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食品安全提出的“四个最严的要求”,引导学生为营造共建、共享、安全的食品环境做出贡献。讲述“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引进食品安全重要性。
结合点2:讲述“仪器分析”时,在仪器发展过程中引入诺贝尔奖创新案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强调自主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灵魂,培养学生科学和创新精神。
结合点3:讲述“兽药”时,向学生传输“同一个健康”的理念,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
四、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和支撑矩阵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及其支撑强度系数 |
课程目标1 |
课程目标2 |
课程目标3 |
支撑 强度 |
毕业要求1 |
|
|
|
√ |
L |
毕业要求5 |
|
|
√ |
|
H |
毕业要求9 |
|
√ |
|
|
M |
五、课程内容
章节名称 |
参考学时 |
教学内容 |
学习要求 |
对应课程目标 |
第一章 兽药残留检测分析概述 |
6 |
第一节 食品的安全性和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 第二节 样品前处理技术原理第三节 液相色谱检测原理 第四节 兽药残留分析概述 |
1. 掌握食品的安全相关概念; 2. 掌握食品残留中样品前处理原理和应用特点; 3.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原理和应用特点 4. 掌握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 |
1,5,9 |
第二章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分析实验 |
24 |
第一节 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并讨论; 第二节 液相色谱仪器操作; 第三节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操作; 第四节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测定; 第五节 试验结果讨论分析。 |
1.掌握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测定的操作技术。 |
1,5,9 |
注:按章节顺序编写,列出课程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对应课程目标可填写大纲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相应序号。
六、课外学时分配
章节名称 |
参考学时 |
内容 |
教学要求 |
对应课程目标 |
1 |
2 |
查阅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技术相关文献,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
掌握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技术。 |
5 |
注:根据实际填写,对应课程目标可填写大纲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相应序号。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一)课程成绩构成
课程目标 |
考核内容 |
考核方式1 |
考核方式2 |
权重% |
占比% |
占比% |
课程目标1 |
食品安全 |
5 |
0 |
|
课程目标2 |
兽药残留检测分析 |
20 |
70 |
|
课程目标3 |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 |
5 |
0 |
|
考核方式占总成绩比例 |
30 |
70 |
100% |
(二)评分标准
考核方式1评分标准: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课堂问答、实验方案汇报。
考核方式2评分标准:实验报告(70%)。
大纲撰写人:陈冬梅
大纲审核人:王旭
修订时间: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