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赵长志博士后做客本期学术交流会,为学生带来了一场关于科研与生活的主题分享活动。活动由学院副院长晏向华教授主持。本次活动是学院持续推进为师生办实事的活动之一。
活动伊始,晏向华介绍了举办“师生融·‘话’科研”学术沙龙的初衷。他表示,学术沙龙一方面是为了“师生融合,畅谈科研”,为本硕博学生、博士后与优秀导师面对面互动交流搭建平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彼此了解;另一方面是为了“融化科研”,帮助学生认识到科研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可以被理解和攻克、有温度和深度的。通过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了解,提升科研能力,放平科研心态,为将来的科研道路打好基础。
“如何做好本研过渡的准备?”赵书红在为本科生沈同学解答时谈到,首先,可以系统学习未来研究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同时提高自身英文水平;其次,可以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产业前沿,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发现产业背后的科学问题,为下一步研究发掘新理论、新技术奠定基础;此外,坚持锻炼也尤为重要,“身体乃是革命的本钱”,通过养成锻炼习惯,提升身体素质、磨炼毅力。
“研一学生如何平衡课程和实验?”这是活动前参与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赵书红表示,课程和学习理论知识至关重要,在所修课程成绩良好的前提下,也应当主动抓住机会,提前进入实验室,钻研实验技术。倘若课程成绩不合格、理论学习不过关,却一味泡在实验室里学习技术,则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基础理论学习永无止境,理论不牢地动山摇,更枉谈科技创新。具体到个人,则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处理好二者的平衡问题。
“如何阅读英文文献?”赵书红提出,掌握一门外语,尤其是英语,十分重要。在大学时,她每天都坚持练习英语听力,四、六级听力接近满分。她建议,阅读英文文献时,可以先略读中文文献了解背景,再精读英文文献,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如此日积月累,文献阅读能力就会渐入佳境。针对如何培养科研思维这一问题,赵长志博士后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生经历。他表示,过程虽然艰难,但一定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努力克服畏难情绪。在研究生期间,他曾同时开展四项科研工作。在大量科研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各项科研工作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梳理出其中脉络,科研之路方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活动最后,晏向华以“为祖国和人民做事,永远感觉不到累”作为结语,勉励在场同学们要耐得住寂寞,惟其如此,方能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助力我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审核人:晏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