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与表征》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302300004005
课程名称: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与表征
课程英文名称: Detection and Phenotyping of Foodborne Bacterial Pathogens
学分学时:1学分,共30学时,全部为实验课程
开课单位:动物医学院
主讲教师:黄琦、栗绍文、孟宪荣、刘梅
面向专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水产养殖学等
课程归属: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所属模块:创新创业
教材信息:
(1)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孙锡斌、栗绍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2)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牛天贵,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第2版;
(3)微生物学,沈萍、陈向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8版;
(4)微生物学实验,沈萍、陈向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310300001002,3学分)、无机化学(310300001008,4学分)。
二、课程目标
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与表征是面向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水产养殖学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创新性实验课程,该课程将利用微生物学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对常见的动物源性食品(如肉、蛋、奶)进行微生物学评价,让学生全面和深入理解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掌握相关的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掌握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与表征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和食品安全的认识。
课程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了解国内外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的流行趋势与发展动态;
课程目标2:了解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及其特点;
课程目标3:掌握常见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内容;
课程目标4:掌握动物源性食品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课程目标5: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等食源性致病菌表征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本课程贴近畜牧业和食品行业生产实际和日常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将紧密围绕食品安全这个主题,深入剖析国内和国际食品安全形势和发展趋势,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相关行业和产业的认识,加强服务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的意识。
结合点1:通过案例方式介绍食品安全及食源性微生物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结合点2:通过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对比,让学生了解最新的食品安全和食源性微生物的发展方向和动态,理解该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结合点3:介绍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心;
结合点4:介绍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相关国家标准,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结合点5: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操作时候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点6:在实验过程中有可能涉及病原微生物以及危险仪器的操作,会着重强调生物安全和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四、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和支撑矩阵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及其支撑强度系数 |
课程目标1 |
课程目标2 |
课程目标3 |
支撑 强度 |
毕业要求2 |
2.3 |
√ |
|
|
H |
毕业要求3 |
3.5 |
|
√ |
√ |
L |
毕业要求6 |
6.2 |
|
√ |
|
M |
五、课程内容
章节名称 |
参考学时 |
教学内容 |
学习要求 |
对应课程目标 |
第一章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概述及实验准备 |
4 |
第一节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概述 第二节 课程总体介绍 第三节 培养基的制备 |
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和常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
1、2 |
第二章 动物源性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 |
6 |
第一节 细菌总数测定的原理 第二节 培养平板的制备以及样品的前处理和稀释 第三节 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 |
掌握微生物学常规实验操作;掌握样品的前处理和稀释方法 |
3 |
第三章 动物源性食品中病原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
8 |
第一节 动物源性食品中病原细菌的分离 第二节 病原细菌的鉴定 |
掌握常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
4 |
第四章 食源性致病菌的表征 |
12 |
第一节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和形态观察 第二节 细菌的生化特征 第三节 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 |
掌握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掌握细菌的生化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原理和方法 |
5 |
注:按章节顺序编写,列出课程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对应课程目标可填写大纲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相应序号。
六、课外学时分配
章节名称 |
参考学时 |
内容 |
教学要求 |
对应课程目标 |
第一章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概述及实验准备 |
2 |
第一节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概述 |
了解常见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了解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 |
1 |
第四章 食源性致病菌的表征 |
2 |
第二节 病原细菌的鉴定 |
了解其他病原细菌的鉴定方法 |
4 |
注:根据实际填写,对应课程目标可填写大纲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相应序号。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一)课程成绩构成
课程目标 |
考核内容 |
课堂问答 |
实验操作 |
实验报告 |
权重% |
占比% |
占比% |
占比% |
课程目标1 |
了解国内外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的流行趋势与发展动态 |
7% |
1% |
2% |
10% |
课程目标2 |
了解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及其特点 |
2% |
4% |
4% |
10% |
课程目标3 |
掌握常见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内容 |
2% |
5% |
3% |
10% |
课程目标4 |
掌握动物源性食品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
4% |
15% |
11% |
30% |
课程目标5 |
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等食源性致病菌表征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
5% |
15% |
20% |
40% |
考核方式占总成绩比例 |
20% |
40% |
40% |
100% |
(二)评分标准
课堂问答评分标准:根据课堂回答问题次数和准确率评分,占总评成绩20%;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由授课老师对学生的操作的规范性进行打分,占总评成绩40%
实验报告评分标准:由主讲老师对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进行评分,占总评成绩40%
大纲撰写人:黄琦、孟宪荣、刘梅
大纲审核人:栗绍文
修订时间:2022年4月